大水战斗
大水村是海南岛北部琼山县咸来乡一个比较大的自然村,由东、中、西三块村落组成。在这里,曾发生过一次震撼全琼的斗门、大水战斗。
1942年1月17日晚,国民党琼崖守备副司令兼保安第七团团长李春农,率领该团第二营及团直特务连、保安团第九连和500多名民夫,配有无线电台,乘夜行军,经琼山县三江乡向文昌县锦山乡沿海进发,准备接运其从广州湾(湛江)运来的军用物资。琼崖独立总队第一、二支队获悉此情报后,立即跟踪追击,次日下午,追到斗门村与国民党军交战,将其包围在斗门村。国民党军且战且向文昌县锦山乡方向撤退。李春农骑马逃窜,被第二支队七中队机枪手黄可则击毙。李春农被击毙后,该团由其二营营长李紫明带领,继续到锦山接运军用物资。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冯白驹,命令第一、二支队分别于大水和公举两地伏击返回的国民党军。 23日夜间,李紫明果然带着6个连和民夫约900多人,配有轻重机枪30余挺、步枪600余支,从锦山经金堆而来,企图偷越大水村,奔赴谭文。24日拂晓,当国民党军抵达大水村的龙马坡一带时,独立总队第一支队给予猛烈阻击,在咸来和罗蓬坡之间就把国民党军打乱,并俘国民党军4人,缴获子弹8箱。国民党军受阻后,被迫撤进大水村,凭借房屋院墙进行抵抗。不久,第一支队一大队也赶到,与第二支队一大队一起对国民党军进行包围,并不断收紧包围圈。独立总队前线总指挥吴克之亲自指挥第一、二支队的第一大队,趁国民党军刚进村立足未稳就发起猛烈的进攻,攻占了大水村。国民党军集中火力拼命堵截,吴克之见难以沿街攻击,便决定凿通一间间屋墙,一步步地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琼崖独立总队接近了国民党军,并将其压缩到东村,进而占领了中村。东村和中村之间隔着一块开阔地,国民党军凭借东村几栋高大坚固的花岗岩房屋组织起猛烈的火力网,进行阻击。琼崖独立总队没有重型武器,若强行通过开阔地,势必导致严重的伤亡,吴克之命令部队将国民党军严密包围起来,断其水源、绝其粮道,置其于绝境。国民党军通过无线电台发报求援。26日上午,国民党军1个加强营赶到咸来坡向大水村发起攻击,企图撕开包围圈,救出李紫明部。第一支队三大队奋起迎击,激战半日,国民党军被打退。 由于情况急剧变化,独立总队部重新调整部署:马白山指挥2个大队,继续围困村中之国民党军;吴克之、陈石指挥一支队主力和第二支队部分兵力打援。27日,国民党军保七团副团长董伯然率其所辖第二营和琼、文两县游击队赶来增援。敌援一个梯队刚被打退,另一个梯队又紧接着冲上来,琼崖独立总队官兵则越战越勇,最终把国民党军打退。咸来坡是国民党军来援必经之路,为了防止国民党军偷袭,独立总队指战员日夜严密监视着。膳食员冒着生命危险,把饭团、开水送上阵地。更令人激动的是琼山、文昌两县支前的群众竟达六七千人,他们挑着椰子、糍粑、粽子、甘蔗、红烟丝等,冒着枪林弹雨前来劳军。在围村的堑壕里,在打援的阵地上,群众把椰子水、粽子等送到每个战士的手上。在群众的支援下,国民党军伤亡重大。董伯然也负伤撤下去了。这一天,琼崖独立总队也有不少伤亡,第一支队二大队长蔡文琴不幸中弹牺牲。 28日,国民党琼崖守备司令王毅、督察专员吴道南一起到前线督战,并增调保六团三营、叶丹青游击总队以及琼东、定安县游击大队共3000余人前来救援。国民党军倾巢而出,摆出一副与琼崖独立总队决一死战的架势。据此,琼崖独立总队部立即调整部署,集中2000余人投入打援。次日,战斗达到高潮,机枪声、步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从早到晚连续不断,双方在阵地上展开了拉锯式的争夺战。至28日黄昏,战斗已持续了5天4夜。鉴于国民党军多次不断增加兵力,琼崖独立总队既要攻击,又要打援,难于持续作战,遂主动撤退,结束了大水战斗。 这次战斗,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时间之长,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是空前的。琼崖独立总队虽然未能达到全歼国民党军之目的,但击毙了其少将李春农,打伤了副团长董伯然,把李紫明率领的6个营围困了5天4夜,沉重打击了王毅、吴道南亲率的3000余援军,毙伤国民党军400多人,国民党军损失惨重。琼崖独立总队也伤亡数百人。不久,李紫明、吴道南等先后被撤职,调离琼崖。此战给予琼崖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阴谋以沉重打击。
来源: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注:本文转载自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