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要有根据地作为依托,才能坚持持久斗争并取得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革命实践的重要经验总结。1940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就明确指示要求琼崖建立五指山革命根据地。1943年8月,王国兴领导五指山区黎、苗族群众举行白沙起义,为创建白沙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1945年8月,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标志着白沙抗日根据地的建成。194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在答复冯(白驹)、黄(康)、李(明)请示琼崖斗争关键问题的复示中,再次提出“扩大解放区”的要求。中共琼崖特委于12月12日至19日在澄迈县加总乡(今属屯昌县南坤镇)召开临委书记联席会议,作出建立以白沙、保亭、乐东为中心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方针。白沙、保亭、乐东三县位于全岛中心的五指山区,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占海南岛的三分之一,人口30多万。这里群山耸立,丘陵起伏,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保亭、乐东又是产粮区,加上黎、苗族人民的全力支持,是建设革命根据地的理想地方。琼崖特委决定首先扩大与巩固白沙革命根据地,然后向保亭、乐东两县挺进。1947年1月,琼崖特委和独立纵队领导机关率领警卫营重返白沙,进入白沙县红毛峒,着手开辟白、保、乐革命根据地工作。4月初,琼崖特委和独立纵队司令部以第三支队一个大队从陵水向保亭行动,开展工作。同时从各支队抽调一个小队和警卫营合编为前进支队,进入五指山区着手清除白沙境内的残敌,巩固白沙革命根据地,并向保亭、乐东两县进军。4月10日,前进支队绕道通过五指山,袭击水满据点的国民党地方武装王振强部,歼敌30余人。4月15日,配合第三支队攻克保亭县城。之后,第三支队留在保亭活动,前进支队则向乐东方面行动。5月20日,攻克乐东、白沙交界的番阳峒敌军据点,逐步消灭保亭、乐东两县的残敌,开辟保亭、乐东县内10个乡的工作,恢复白沙县加钗、营根、元门等乡基层政权,初步奠定了创建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的基础。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创建中心根据地的指示,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中共琼崖第五次代表大会决议迅速扫清保亭、乐东的国民党守军残余力量,建成白、保、乐中心根据地。5月底,琼崖独立纵队命令镇南队配合前进支队迅速消灭保亭、乐东残敌。6月17日,白、保、乐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王国兴任主任委员,加强了对地方工作的领导。王国兴受命后,积极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协同土改工作团做了大量工作,运用自己在黎族群众中的声望和影响,团结和争取了许多黎、苗族上层人物,为全面建立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经过1947年一年的艰苦奋斗,建立白、保、乐中心根据地的局面初步打开,中央军委曾来电祝贺:“琼崖根据地在五指山初步建立是一大胜利。”
1947年4月14日,琼崖特委将进军五指山区的情况电告中央军委:“五指山脉周围全变为解放区”。资料图片为了彻底消灭敌人,建立牢固的革命根据地,1947年冬,琼崖纵队集中5个支队(第三总队的第七、九支队;第五总队的前进支队、镇南队;第一总队的粤江队)兵力,分三路向白、保、乐地区进军,全面开展建立五指山中心根据地工作。1948年1月,琼崖纵队第三总队第七支队和第九支队分两路向保亭进军,再次攻克保亭县城,解放了保亭全境。第五总队两个支队和第一总队的第一支队,肃清白沙县的国民党地方武装,解放白沙全境后,兵分两路向乐东挺进。6月6日,琼崖纵队攻占乐东县城,乐东县全境宣告解放。至此,白沙、保亭、乐东连成一片,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与此同时,琼崖特委(区党委)还加强白、保、乐地区的建党建政工作,于1948年上半年先后成立了中共乐东县工委、保亭县工委和保亭县民主政府,积极发动群众配合部队作战,消灭国民党军,进一步巩固革命根据地。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琼崖特委(区委)从琼崖斗争实际出发,正确贯彻中央指示,适时地作出决策并全力实施的结果,是琼崖解放战争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关键之举,使琼崖党组织和军队有了一个位处全岛中心、便于指挥全琼、进可攻退可守的牢固后方基地,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斗争中真正掌握了主动。这对保证琼崖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后来,冯白驹对此作了如下评价:“五指山根据地的建立,虽然时间不久,但在支持与发展后期海南人民革命战争上是有重大的作用的。没有这个根据地的建立,我们就不会有一九四八年与一九四九年中秋春两季攻势的伟大胜利;没有这个根据地的建立,我们就会很困难或不可能应付国民党在解放前夜那样压倒优势力量的进攻;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个根据地的建立,对于配合大军渡海登陆作战解放海南的任务,非但会受到影响,恐怕甚至不能起多大作用。”文章来源: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注:本文转载自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